公司动态
党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丨果园港新变化—
新华社重庆11月6日电 标题:长江上游最大枢纽港——果园港新变化。新华社记者 李晓婷 16年前,刘连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果园港工作时,从未想过这个港口有一天会与世界接轨。 “当时,港口只有一条通路、一台浮吊,甚至连一个堆场,灰尘很大,每年只发运少量的内贸货物。”现任重庆果园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刘连说,现在的果园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——拥有5000吨级泊位18个,铁路专用线14条,年吞吐量超过2600万吨,集装箱吞吐能力200万标箱,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。成为连接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“中转站”世界。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。一线记者感受到,果园口岸的新变化,讲述着这个内陆港持续扩张、高度对外开放的故事。色彩缤纷的货运集装箱被岸吊紧紧“夹住”,堆场里堆满了货物。秋冬季节果园港仍处于旺季。刘炼指着远程控制室大屏幕上的两辆白色无人集装箱卡车说:“港口建设正在走向智能化、绿色化,为果园港提升效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拥有15年驾驶经验、熟悉遥控无人货车的司机谭宪华告诉记者,无人驾驶货车全程智能自动操作,精准避障,利用新能源,实现全时作业、零排放、低噪音。“以前传统货车运输需要6名司机操作两条线路,现在只需要一名遥控司机和一名现场安全员。”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不久前,果园港被评为“四星级智慧港口”,成为长江上游首个同时拥有“四星级绿色港口”和“四星级智慧港口”的港口。rgo转运15%,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亿元以上。民生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司机徐登华深有体会:“以前来港口提货,有时要一两天才能办手续。现在出发前,在APP上完成预约和支付,到港后直接去操作操作。”没有司机的无人驾驶卡车运载货物。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过去,来自西部地区的货物必须通过海运东运,或者使用昂贵的空运。现在果园港已与四通海航道相连,更快、更高效、更“丝滑”。 “这就是重点!”在重庆港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平的办公室里,附有一张海上运输地图。如果嵌入新的西部陆海走廊,“一带一路”路线图上,你就会知道,这些线路已经打通了果园港的“点”,将位于陆地上,但它具有连接几大通道的优势。全会提出,要“积极扩大自主开放,推动贸易创新发展”,这对果园港来说是一个“充电”。”张水平说,“如何充分发挥优势?如何在深化开放的迫切需要中保持口岸建设?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建议。从长江下游运往西部多个省份的玻璃基板被带到果园港,被制成水晶液晶屏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后,再被加工成液晶屏,用于各种电子产品。”通过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欧洲和东南亚。中欧班列带回的原木和打印机沿着长江运输东部地区的河流……美国康宁玻璃在重庆、四川建立了玻璃生产基地。每周都有来自国外的原材料通过江海联运抵达果园港,运至保税仓储,生产完成后再分拨至生产基地。仅此一项就可以为企业节省5%以上的物流成本。走过果园口岸,随处可见发往四川宜宾的锂矿石、新疆发来的煤炭、即将发往大海的汽车等各种货物;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近日启用吉尔吉斯斯坦-中国(重庆)经贸合作中心和上海合作平台国际贸易中心,国际合作更加直接;保税加工、航空物流、跨境电商、国际贸易等产业集群不断发展运营与成长……货轮停靠在重庆果园港码头。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记者感到,以前到果园港看的是河流、船舶、集装箱,现在看到的是区域协调、产业聚集、国际合作。今年7月,“广安·果园”无水港项目正式启动。此次创新合作,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,拓展四川广安“沪渝快车”果园港功能,为长江上游产业走出去开辟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。如今,港口对周边地区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大增强,港口、园区、城市联动发展加快。未来要逐步建立“前港后园”产业真实生态。拟议的“十五五”规划提出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,强化国内大循环,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”。 “追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,未来必须追求高质量发展。”张水兴表示,我们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物流枢纽建设,推动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装卸、运输、仓管等多种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,探索高水平对外通道建设,共同努力“建设好港口、管理好港口、经营好港口”。 上一篇:携手共建数字未来——我国将积极推动互联网发 下一篇:没有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