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
北京正在实施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

今年1月,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《促进中长期资本入市实施方案》。为推动该方案在京落地,北京证监局等六部门正在协同工作。 10月29日,北京商报记者在金融街之声——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“金融街发布”专场活动中获悉,北京证监局一级巡视员吴志伟在会上宣布,北京证券推动入市意见等六部门合并《关于落实入市意见的意见》等六部门合并《关于入市的意见》 《长期资金入市北京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。Acco吴志伟透露,北京证监局会同市委金融办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市国资委、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、北京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《实施意见》。 《实施意见》提到四个方面。一是优化市场生态。推动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长期考核机制,推动建立长期绩效导向。提高北京上市公司质量,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。二是积极发展公募基金,支持民间证券投资基金稳步发展。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化走向规模化面向回报型投资者,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,不断提高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和比重。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,鼓励证券、基金、期货经营机构提高股权型私募股权资产管理业务比重,满足居民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。三是优化商业保险资金投向养老金的政策环境。提高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投资的覆盖面和灵活性,支持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个人企业年金投资选择,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实施多元化投资。四是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,优化激励和考核机制,畅通市场准入渠道,扩大股权投资规模。对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效果,吴志伟也在会上做了介绍。吴志伟表示,北京上市公司质量有效提升,构建了回报较好的市场生态系统。北京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增贷45家,累计核准额度193.3亿元,285家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6054亿元。中期股息范围持续改善。近百家企业制定三年多分红方案,区内上市公司“高材生”形象凸显。此外,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也取得了有效成效。目前,北京公募基金已完成838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产品费率下调,正式实施销售费率改革。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总计100亿元。吴志伟还提到,实际股权投资比例大幅上升。公募基金方面,北京企业管理股票型基金1090只,同比增长19%,规模1.94万亿元,增长25.56%;各公司正在积极加大公司自身申购和员工跟进的力度,制定专项计划,力争未来三年投资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。养老金方面,吴志伟指出,辖区内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、商业年金、基本养老金、工作年金等基金总额达2.44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73%。 “长钱长效”的良性循环除上述方面外,各类中长期基金的长期考核也在逐步完善。吴志伟指出,目前,北京公募基金普遍建立了三年以上的长期考核制度,北京年金基金和企业年金设置了国家长期考核,北京国有商业公司逐步建立了三年以上的长期考核制度。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马长昌 王曼蕾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注:以上内容(如有,包括照片和视频)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